题目
Q18:劳保用品佩戴不齐全(防静电服、防静电鞋)操作工未经过专业培训,培训不合格无证、假持证仍上岗工作,未熟知劳保用品正确使用方法,属于A类问题,根据雷区第242条对责任人考核100元。1.0分 A. 正确B. 错误
Q18:劳保用品佩戴不齐全(防静电服、防静电鞋)操作工未经过专业培训,培训不合格无证、假持证仍上岗工作,未熟知劳保用品正确使用方法,属于A类问题,根据雷区第242条对责任人考核100元。1.0分
- A. 正确
- B. 错误
题目解答
答案
A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劳动保护用品(劳保用品)使用规范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要求的理解,以及对违规行为分类(A类问题)的判断能力。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A类问题的定义:A类问题通常指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直接威胁生产安全或人身安全的行为。
- 关键点识别:题目中提到的“劳保用品佩戴不齐全”“无证上岗”“未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均属于典型的A类问题。
- 关联制度依据:需结合题目中提到的“雷区第242条”进行判断,明确违规行为对应的处罚标准。
步骤解析:
-
判断违规性质:
- 劳保用品佩戴不齐全(如未穿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属于未采取基本安全防护措施,直接增加静电危害风险。
- 操作工未持证上岗:未经专业培训、考核不合格仍上岗,说明不具备岗位安全操作能力。
- 未掌握劳保用品使用方法:即使佩戴,若使用不当仍无法有效防护,存在安全隐患。
上述行为均符合A类问题的定义。
-
制度依据验证:
题目明确指出“根据雷区第242条对责任人考核100元”,说明该违规行为已被制度明文规定为A类问题,处理措施符合规定。
结论:题目描述的违规行为及处理方式均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