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简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获得胜利的原因。
简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获得胜利的原因。
题目解答
答案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获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历史发展会出现跳跃式前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可能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革命形势
- 帝国主义时代的特殊历史条件: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这些国家虽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但社会矛盾却异常尖锐,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
- 战争的催化作用: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也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为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经济濒临崩溃,社会矛盾激化,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阶级基础
- 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虽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但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深受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具有很强的革命性。
- 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在这些国家,无产阶级政党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策略。例如,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制定了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正确策略,最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国际环境
- 国际援助与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后,会对其他国家的革命产生示范和推动作用。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会对其他国家的革命力量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援助。例如,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对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给予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为其他国家的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 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困境: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使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无暇顾及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革命的干涉。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也削弱了它们对外部革命的镇压能力。
群众基础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和剥削,生活困苦不堪。他们渴望改变现状,摆脱贫困和压迫。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提出了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口号和主张,如土地革命、改善民生等,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军,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