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患者女,56岁,患黄疸经治1周后,身热已退,黄疸减轻,呕吐止,唯胁肋隐痛,脘痞腹胀,食少口干苦,小便赤苔腻,脉弦数。宜选方是()A. .柴胡疏肝散B. . 茵陈四苓散C. . 甘露消毒丹D. . 茵陈蒿汤E. . 龙胆泻肝汤
患者女,56岁,患黄疸经治1周后,身热已退,黄疸减轻,呕吐止,唯胁肋隐痛,脘痞腹胀,食少口干苦,小便赤苔腻,脉弦数。宜选方是()
- A. .柴胡疏肝散
- B. . 茵陈四苓散
- C. . 甘露消毒丹
- D. . 茵陈蒿汤
- E. . 龙胆泻肝汤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黄疸病程中湿热未尽、脾胃虚弱的辨证论治。关键点在于把握患者当前症状特点:胁肋隐痛(肝胆余邪未清)、脘痞腹胀食少(脾胃虚弱)、口干苦、脉弦数(胆火上炎或湿热未净)。此时需健脾利湿与清热利胆兼顾,选择既能利湿退黄,又能健脾和中的方剂。
症状辨证
- 胁肋隐痛:提示肝胆经仍有余邪未清。
- 脘痞腹胀、食少: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 口干苦、脉弦数:胆火上炎或湿热未净。
- 小便赤、苔腻:湿热未尽,尚存内蕴。
方剂选择
茵陈四苓散(选项B)由茵陈与四苓散(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组成:
-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 四苓散健脾利湿,改善脾胃虚弱;
- 二者合用,兼顾清热利湿与健脾运湿,符合当前湿热未净、脾胃虚弱的病机。
排除其他选项
- 茵陈蒿汤(D)偏于清热利湿,未兼顾脾胃;
- 龙胆泻肝汤(E)清肝胆实火,但无健脾作用;
- 柴胡疏肝散(A)疏肝理气,未涉及利湿;
- 甘露消毒丹(C)清热解毒利湿,适用于湿热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