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A. 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B. 是具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用的物质C. 可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D.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单选] 在测量基础代谢率时,正确的做法是()A. 测量可在24小时内任何时刻进行B. 测量前一天晚上的饮食不受任何限制C. 受试者应处于睡眠状态D. 受试者无精神紧张和肌肉活动E. 室温不限高低,但要求恒定不变
与吗啡相比,哌替啶的特点是A. 镇痛作用较吗啡强B. 依赖性的产生比吗啡快C. 作用持续时间较吗啡长D. 戒断症状持续时间较吗啡长E. 对妊娠末期子宫不对抗催产素的作用,不延缓产程
胸痹必备的理化检查项目是()A. 心电图B. 心血流图C. 心功能测定D. 超声造影E. 运动功能试验
对于咳嗽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对于风寒袭肺证型的咳嗽病室宜偏温暖B. 对于风热犯肺证型的咳嗽饮食宜清淡C. 对于风燥伤肺证型的咳嗽中药汤剂宜少量多次服用D. 对于痰湿蕴肺证型的咳嗽病室内相对湿度宜偏高E. 对于痰热郁肺证型的咳嗽温度宜偏低
下列关于苯巴比妥的用途,错误的是A. 镇静B. 催眠C. 抗惊厥D. 静脉麻醉E. 抗癫痫
妥拉唑林的药物分类属于?A.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B. 选择性α2受体阻断药C.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D. 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E. 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
患者经常感冒,反复不愈。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苔淡白,脉浮无力。适合该患者的饮食护理是1份A. 热稀粥B. 生姜红糖茶C. 西瓜汁D. 鲜芦根煎汤E. 黄芪大枣粥
下列各项中,适合气虚感冒患者的饮食调护内容是()A. 生姜红糖茶B. 鲜芦根煎汤代茶C. 藿香、佩兰煎汤代茶D. 山药粥E. 羊肉汤
【单选题】血清反应塑料板如何进行消毒?()A. 浸入0.2%含氯消毒剂中浸泡作用两小时以上B. 浸入 3%生理盐水中浸泡作用两小时以上C. 浸入20%含氯消毒剂中浸泡作用两小时以上D. 浸入0.5%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作用两小时以上
热门问题
子宫非妊娠时厚度约( )A. 1cmB. 2cmC. 2.5cmD. 3cmE. 3.5cm
提高肝癌长期治疗效果的关键是()A. 放射治疗+综合治疗B. 早期手术切除+综合治疗C. 化学治疗+中医药治疗D. 靶向治疗E.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中药经产地初步加工后形成的原料药材”是指()A. 方剂B. 中药饮片C. 中药D. 中药材E. 中成药
以下不适合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是()A. 体外循环术中B. 高热C. 颅脑损伤D. 年老体弱者E. 脑出血
“升”是指药物具有上升、升提的作用,主要治疗哪种病势的疾病()A. 向上B. 向下C. 向内D. 向外E. 居中
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为()A. 洪脉B. 丝脉C. 交替脉D. 水冲脉E. 间歇脉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的导管内出现血液,反搏波形消失,应首先考虑()A. 主动脉破裂B. 败血症C. 气囊破裂D. 下肢血栓形成E. 猝死
预检分诊的主要功能是()A. 疾病诊断B. 初步治疗C. 进行患者分级与安排就诊D. 急救处理E. 输液
不属于危重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内容的是()A. 洗脸B. 梳头发C. 下肢锻炼D. 穿衣服E. 进食活动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出现症状的时间A. 可在10分钟至1小时内B. 可在10分钟至2小时内C. 可在10分钟至3小时内D. 可在10分钟至4小时内。E. ,可在10分钟至5小时内
临床最常用的贫血分类方法是()A. 按形态分类B. 按病因分类C. 按程度分类D. 按缺乏元素分类E. 按病程分类
阴液大量耗损而欲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是()A. 气虚证B. 阳虚证C. 血虚证D. 亡阴证E. 亡阳证
梅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 青霉素B. 克林霉素C. 红霉素D. 阿奇霉素E. 头孢曲松
需要烊化的药物有()A. 人参B. 胖大海C. 三七粉D. 阿胶E. 鹿茸
有关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首选()A. 乙醚刺激阴道黏膜B. 按摩子宫并应用宫缩剂C. 宫腔填塞D. 切除子宫E.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
川崎病发生猝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心肌炎B. 脑炎C. 心包炎D. 冠状动脉瘤破裂E. 心内膜炎
383,儿童尿渗透压接近成人水平的年龄() A. 1岁以后B. 2岁以后C. 3岁以后D. 4岁以后E. 5岁以后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什么作用()A. 毒副B. 普遍性C. 选择性D. 有益E. 补益
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叉、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其固定的络属关系,循行流注的规律,将人体的脏腑器官有机地联结起来,体现了经络的哪种生理功能()A. 联络脏腑,沟通表里B. 运行气血,濡养周身C.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D. 感应传导,调节功能E. 预防疾病,诊断疾病
猩红热的发病高峰在()A. 秋冬季B. 春秋季C. 夏末初秋D. 冬春季E. 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