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目标中的“一根本”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 A. 正确B. 错误
下列奖项中不可以同时获得的是______。(P60页)A. 优秀大学生和一等奖学金B. 优秀学生干部和一等奖学金C. 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D. 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多选题】性健康教育涉及到()。A. 性生理 B. 性文化 C. 性心理 D. 性别成长
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须在开学后或儿童转学/插班多少天内完成?( )A. 20天B. 30天C. 45天D. 60天
“一题多解” 是要培养学生的( )A. 逻辑思维B. 求异思维C. 发散思维[1]D. 辐合思维[2]
在教《蝉》这一课时,教师考虑到学生对蝉比较熟悉,但了解的又不甚清楚,便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有趣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纷纷要求回答。这属于教学中的哪一阶段?( )A、感知教材B、引起求知欲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实验性研究是按照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的。 ()A. 正确B. 错误
教育科研的起始环节是()A、确定研究对象B、提出假设C、选择课题D、收集资料
吴老师通过和学生聊天来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再结合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 分层教学。吴老师的做法表明,他关注()。A. 学生发展的可变性B. 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C. 学生发展的阶段性D. 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
【单】 下面不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的是( )。A、床上训练B、进食训练C、洗漱动作训练D、穿衣动作训练E、大小便控制训练
热门问题
52.判断题学校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A 对B 错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数据驱动的教学有哪些优势? A. 提供有限的学习反馈B. 提供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路径C. 强调统一的教学进度D. 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以下哪项是个性化学习的关键技术? A. 标准化教学平台B. 自适应学习系统...C. 限制学生数据分析D. 维持传统教学结构
1分2.8数字化转型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提高教学质量B. 提供更多样化、灵活的在线学习服务C. 增加教育资源D. 改善学校管理
2分 1. 教育管理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实现现代化? A. 通过保留传统管理模式B. 依赖人工管理C. 应用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工具D. 限制智能化管理的使用
160.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个性化化学习和自动化评估方面.A 正确B 错误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不包括()。 A. 教学内容的数字化B. 教育资源的共享C. 教学方式的传统化D. 评估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变? A. 继续保持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身份B. 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C. 降低对技术工具的使用D. 避免任何技术的应用
判断题《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18、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A. 考试招生制度B. 职业教育C. 高等教育D. 教育体制
引导客人坐电梯时,按照社交礼仪,应让客人先进电梯。A. 对B. 错
数字素养培养的计算和科学教育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A. 劳动教育B. 科学教育C. 思维教育D. 体育教育
_____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尺度。( )A. 科技突破B. 人民满意C. 实现共同富裕D. 发展生产力
以下哪项是在线教育的优势? A. 限制学习资源的共享B.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C. 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D. 限制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可能
人民群众对()与()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A. 更高质量、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的向往B. 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C. 更加公平可及的教育的向往D. 教育发展不协调不一致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坚持(),坚持(),坚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A. 改革开放B. 党的领导C. 正确办学方向D. 立德树人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指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工作中,要做到()。 A. 强化战略引领、支撑发展B. 坚持自主自信、胸怀天下C. 突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D. 深化改革创新、协同融合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
32.判断题(2分)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A 正确B 错误
高等院校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A.A 世界观B.B 价值观C.C 人生观D.D 民族观和宗教观